高中、大学时我未曾读过《大学》。第一次与它结缘,是在工作创业、混迹社会多年之后,通过《百家讲坛》才有幸了解。《大学》作为四书入门必读,其厉害之处,不在于直接给人生答案,而在于提供了一整套思路框架与顺序。
我感恩它那铿锵有力的框架,但我不打算完全遵循它的顺序——尤其是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的次序。原因在于社会变幻太快,我的成长条件太差。教我知识的老师,很多自身也未掌握格物致知的系统框架;养育我的母亲,也没有修身齐家的觉悟与能力;创业未成、中道崩殂的曾祖父及其子孙,也未曾达到“出将入相”的境界。何谈治国平天下?
然而,我不打算一无所成。平凡之人亦有莫大的永恒价值: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;兴心之火,可以燎原。刻在基因里的传承文化永垂不朽:曾祖父的勇敢、爷爷的勤劳、爸爸的悲悯、我的记忆、儿子的传承——都将永垂不朽。
因此,我开通了这个博客,以践行我的生命观:生命的意义在于复制、变异、存储,再复制